“元无巧与奇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元无巧与奇”出自宋代方回的《先天易吟三十首》。
“元无巧与奇”全诗
《先天易吟三十首》
宋代 方回
两重三画卦,半束百茎蓍。
避就殊凶吉,元无巧与奇。
《先天易吟三十首》方回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先天易吟三十首》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这首诗词以易经卦象为主题,描绘了卦象变化的神秘和无常。
译文:
两重三画卦,
半束百茎蓍。
避就殊凶吉,
元无巧与奇。
诗意和赏析: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易经中的卦象变化,展示了世界的复杂性和无常性。\"两重三画卦\"指的是易经中卦象的结构,显示了其复杂而精妙的形态。\"半束百茎蓍\"则暗示了卜筮时使用的蓍草,蓍草是古代卜卦的工具,象征着人们试图通过占卜来了解未来的愿望。
诗词的主题在于探讨人们面对未知和命运的态度。\"避就殊凶吉\"表达了人们试图回避灾祸,追求吉祥的愿望。然而,\"元无巧与奇\"则提醒人们命运的变幻无常,没有所谓的巧合和奇迹,一切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发生的。
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,传达了易经思想中的哲理。方回通过易经的符号和象征性语言,表达了人们对于命运和未来的追求与困惑。整首诗词给人以沉思和反思,让人们思考自身在变幻的世界中的定位和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