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未应魏阙便当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未应魏阙便当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未应魏阙便当涂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未应魏阙便当涂”出自宋代陈普的《咏史上·皇甫嵩》。

“未应魏阙便当涂”全诗

《咏史上·皇甫嵩》

宋代 陈普

几多孟德总欺孤,底事山头独望夫。

不听阎忠听梁衍,未应魏阙便当涂。

《咏史上·皇甫嵩》陈普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咏史上·皇甫嵩》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
几多孟德总欺孤,

底事山头独望夫。

不听阎忠听梁衍,

未应魏阙便当涂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以皇甫嵩为主题,描绘了他在历史上的境遇。孟德是指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曹操,皇甫嵩在与曹操的交往中常常受到欺骗和利用。诗词表达了皇甫嵩在历史舞台上的孤独和无奈,他站在山头远望,眼前的局势看得很清楚,但却无力改变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通过对皇甫嵩的描写,展示了他在历史中的辛酸遭遇。诗人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皇甫嵩的无奈和苦衷,通过对曹操的称呼“孟德”,凸显了曹操的权势和威势,以及皇甫嵩在其面前的渺小。山头作为一个高处,象征着皇甫嵩的独立意志和洞察力,他能够看清局势,但却无法干预和改变。

诗词中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阎忠和梁衍。阎忠是皇甫嵩的朋友,他的话皇甫嵩听进去了,但并未采取行动。而梁衍是后来的事,指的是皇甫嵩的晚年,他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。最后一句表达了皇甫嵩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,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荣耀和地位。

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皇甫嵩的形象,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局势的描写,抒发了诗人对时代风云变幻的感慨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。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词句,表达了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奈,给人以深思。